嫦娥二号
Chang'e-2
嫦娥二号任务是以绕月探测工程备份星为基础,进行技术改进后,作为探月工程二期先导星,试验探月工程二期部分关键技术,深化月球科学探测。它的主要工程目标是突破运载火箭直接将卫星发射至地月转移轨道的发射技术;试验X频段深空测控技术,初步验证深空测控体制;验证100公里月球轨道捕获技术,积累更多近月空间环境数据;验证100公里×15公里绕月椭圆轨道机动与快速测定轨技术;试验低密度校验码遥测信道编码、高速数据传输、降落相机等技术;对‘嫦娥三号’任务预选月球虹湾着陆区进行高分辨率成像试验。
嫦娥二号任务于2010年10月1日成功实施发射, 2011年4月1日设计寿命期满,圆满完成全部工程目标和科学探测任务。2011年4月1日嫦娥二号拓展试验展开,完成进入日地拉格朗日L2点环绕轨道进行深空探测等试验。 此后嫦娥二号飞越小行星4179(图塔蒂斯)成功进行再拓展试验,嫦娥二号工程随之收官。目前,嫦娥二号已经成为太阳系的小行星,围绕太阳做椭圆轨道运行,预计会在2020年前后回到地球附近。
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辨率优于10米;
探测月球物质成分;
探测月壤特性;
探测地月与近月空间环境。
CCD立体相机 CCD Stereo Camera (CCD)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月面
获取月面三维影像
探测器类型 | CCD相机 |
光谱范围(nm) | 450~520 |
光照条件 | 太阳高度角≥5° |
分辨率/成像宽度 | 7m/43km@轨道1 |
1.05m/6.45km@轨道2 | |
基高比 | ≥0.45 |
激光高度计 Laser Altimeter (LAM)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月表
获取卫星下方月表地形高度数据
探测器类型 | 激光高度计 |
作用距离(km) | 10~125 |
激光足印(m) | ≤60km@轨道1 |
激光波长(nm) | 1064 |
距离分辨率(m) | ≤1 |
测距不确定度(m) | ≤5 |
激光重复频率(Hz) | 1、5(可选) |
γ射线谱仪 Gamma-ray spectrometer (GRS)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月表物质
测量月表物质的γ射线谱,探测月表元素的含量和分布
探测器类型 | γ射线谱仪 |
能量分辨率 | 4%@662keV |
探测能量范围 | 300keV~9MeV |
探测能道数 | 512 |
X射线谱仪 X-ray spectrometer (XRS)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月表物质
测量月表物质的X射线谱,探测月表元素的含量和分布
探测器类型 | X射线谱仪 |
探测能区(keV) | 1~10, 25~60 |
分辨率 | ≤300eV@5.95keV |
≤10%@59.5keV | |
本征分辨率(km2) | 59km×238km@轨道1注1 |
太阳监测器探测能区(keV) | 1~10 |
微波探测仪 Microwave Radiometer (MRM)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月壤
探测月壤特性
探测器类型 | 微波探测仪 |
频率(GHz) | 3.0(±1%)、7.8(±1%)、19.35(±1%)、37(±1%) |
温度分辨率(K) | ≤0.5 |
线性度 | ≥0.99 |
高能粒子探测器 High Energy Particle Detector (HPD)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高能带电粒子
探测高能带电粒子成分、能谱、通量和分布特性
探测器类型 | 高能粒子探测器 |
时间分辨率(s) | 1 |
电子2个能道 | E1:≥100keV |
E2:≥2.0MeV | |
质子6个能道 | P1:4MeV~8MeV |
P2:8MeV~14MeV | |
P3:14MeV~26MeV | |
P4:26MeV~60MeV | |
P5:60MeV~150MeV | |
P6:150MeV~400MeV | |
重离子3个通道 | He:13MeV~105MeV |
Li,Be,B:34MeV~210MeV | |
>C:117MeV~590MeV |
太阳风离子探测器 Solar Wind Ion Detector (SWID)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太阳风离子
探测太阳风离子能谱
探测器类型 | 太阳风离子探测器 |
时间分辨率(s) | 2.9 |
探测能量(keV) | 0.05~20 |
能道划分 | 48通道,近对数划分 |
太阳风速度(km/s) | 150~200 |
总视场(°) | 6.7x180 |
角度分辨率(°) | 6.7x15 |